更多信息 | More about us...

丹心雄鹰人文研究基地
学术交流 | Academic Exchanges

 

【今晚谁来做客】陈照心明、刘国忠:毛利Haka穿越时空遇上”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上)

 

 

【今晚谁来做客】陈照心明、刘国忠:毛利Haka穿越时空遇上”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 (下)

 

 

【新闻今日谈】新西兰中华电视网采访报道《走进清华简》2017年7月14日-快播至视频第42分钟开始

 

 

Haka 竟与中国商周礼乐文化相通?

 

 

很多来到新西兰的朋友都感受过这里毛利 Haka 的魅力,但很少有人知道 Haka 与中国的古文化也有着文艺形式上的相通之处。近日,清华大学刘国忠教授来新访问,就中国与毛利文化渊源与新西兰的华裔研究人员展开探讨交流。

 

Haka 是新西兰土著居民毛利族裔的传统舞蹈形式,在新西兰各种事务场合都可以见到。而殊不知,Haka 所代表的毛利文化与中国文化也在历史渊源上存在着某种形式上的相似性。新西兰丹心雄鹰人文研究基地三史研究专家陈照心明教授,就将毛利 Haka 与商周礼乐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创作。

 

 

受陈照心明邀请,清华大学清华简专家刘国忠教授来访新西兰文化交流。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所以未被“焚书坑儒”影响,对于它的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

 

对于陈照心明教授将中华与毛利文化相结合进行的研究和创作,刘国忠教授认为非常难得和有意义。他说:由于商周时期的类似文化早已经不存在,只剩一些文献资料。而现在这种毛利文化本身他所展现的礼乐场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礼乐文化具有重要参考。

 

新中两位教授都对中华古文化以及毛利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表示今后还会推动两种文化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草堂 · 名家推荐——李多宽

 

Liduokuan02

 

 

永恒的士风

 

言 恭 达

(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顾问)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灵魂是一只杯子。如果你用它来盛天上的净水,你就是圣徒;如果你用它来盛大地的佳酿,你就是诗人;如果你两者都不肯舍弃,一心要用它们在你的杯子里调制出一种更完美的琼浆,你就是一个哲学家。点击进入阅读全文

 

Liduokuan01

李多宽永恒的士风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顾问

 

 


 

从李多宽读懂书法人的风范

2017-06-07 刘佑局 广东省国际华人书法研究会

 

席间子玄赐多宽一字怀謹祝愿他创造更多清奇之作

 

     半年前,在奥克兰与李多宽先生认识,作为曾经出任南京海关关长的李多宽,你一定会觉得职业使然,他是一位非常严肃的海关“把关人”。但,事物不能总用“使然”去解读,“中国式的思维”很容易使人陷入“合理”中的“不合理”推理。“多宽”与“海关”这是一个多么“对角”的名字,然而,面前这位伟七尺之躯的伟岸男儿,儒雅得春风拂面,真令人难于想象,他的“宽博”很难和“海关”的名字连在一起。由此,使我想到当年他治理下的“海关”一定是成为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开放窗口”。

 

李多宽近照

 

 

     和风的三月,我们与奥克兰老友周洋约定到有“名门闺秀”之称“的“姐妹花”心明、子玄家作客。“登斯楼也”“姐妹花不久前刚刚搬到奥克兰美丽海湾的岸边居住,“平静的海面”给了我们无比舒缓的心境,我们从海湾风月谈到“斯楼”雅意;从中国书法纵横谈到古今文化,眼前,这位多才多艺的北大“老生”(绝不是老生常谈),娓娓道来,除知识渊博以外 更多的是洞彻历史,对中国文化和书法有颇多新鲜的见解。

 

     意犹未尽,我们进入了一个十分诗意抒情的“家庭午宴”,“姐妹花”中的姐姐心明,不仅是一个学问深邃的大学者,其烹调手艺之精,且不说色香味俱佳,其“出品之象”简直地道得超过许多“老厨艺”,在淡淡的“明酒”之中,这份惬意绝不亚于当年的“兰亭会”。

 

     新的“雅集”又开始了,我们歩入了“子玄书屋”,多宽的谦谦君子之风、倒使我觉得自己太过“自溢”,推却不过,我只好先动笔了,抛砖引玉之后,多宽的飘逸之风终于跃然纸上,轻快的运笔,抒情的节奏,再加上海湾的文人环境,让人久久难于抹去“登斯楼”的三月春早!

 

 

 

李多宽、刘佑局及陈照心明三位大家共同创作

 

     昨晚,“小蛮腰”下的珠江夜宴,气氛虽也有点“文化意境”,但在酒意正酣的席间,有位老学究对我说:“你们这些书法人,素质之低下得令人汗颜,体制的在争主席位,斗得面红耳赤,学问不做却天天在微信平台上发表“十大”“百大”的“梁山排座”…..为了名利手段无不其极,江湖上所谓的“脚书”、“性书”“屁股书”“狗爪书”之类更是无奇不有!最近,书法界有关“美丑”之争的江湖斗!简直把书法这湖水搅得臭不可闻!”我真是无以言对,因为我虽然身在“书法”,但,早已远离“书法江湖”。由此,又使我想起了书法中人李多宽。他的儒雅,他的博大,无需对他的书法进行一技一法的解读,在他的“书斋境界”和“书斋文化里”自然溢出了他书法的清香。

(此文将在《香港美术》2季号刊登)